坦克的动力系统
自坦克诞生以来,坦克发动机主要经历有汽油型、柴油、燃气轮机还有些混合动力等方向的技术发展。
从次世界大战期间到20世纪20年代末,坦克发动机装备主要来自于一些大型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汽车等汽油发动机,或者多台发动机,还未出现专用的坦克发动机。英国辆实用型的重型坦马克I型坦克装备了一台戴姆勒Knight 6缸13升汽油发动机,在其随后改进型坦克Mark V型则装备了一台利卡多6缸直列汽油发动机。同时期的德国在其A7V型坦克则装备了两台直列4缸、水冷汽油机发动机。法国则采用的是4缸水冷汽车用的汽油发动机。美国装备星型风冷发动机。这时期的坦克发动机的功率主要集中在66~298千瓦之间,发动机体型较大,汽油的挥发性强,燃点低,一旦坦克被击中容易发生火灾,而且空气污染严重。
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战场环境的变化,对坦克发动机的安全性、结构、体积、功能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1928年后,各国开始研制坦克专用发动机。到三十年代初期,德国研制装备于虎式坦克的迈巴赫12缸汽油发动机;美国研制出星型7缸水冷汽油型发动机和1940年研制的AV1790型汽油发动机;1932年苏联开始目光转入到柴油型发动机,1939年,功率达368千瓦的型号为V2的新型柴油发动机研制成功,投入生产并装备到T-34型坦克上,并次将发动机与操纵杆分离,开创的坦克新布局方式的先河。二战期间,苏联在其主战坦克上基本上配备柴油型发动机,其他各国还是以汽油型发动机为主。
二战后期到六十年代的一段时间里,因受汽油发动机的弊端和反坦克武器的技术发展。现有的汽油型发动机越来越不能满足坦克机动的要求,减少发动机体积,提高功率,更安全、高效成了新的需求。因此各国开始转战柴油型发动机。如苏联在V-2发动机的基础上改进研发了V-55、V-62柴油发动机和V12-6机械增加发动机。在50年代中国根据苏联的T-54坦克研制出自己的59式坦克,1958年中国也以仿制苏联坦克发动机的方式研制出12V150L坦克发动机,我国的坦克发动机的发展得到起步。美国在AV1970的基础上研制出了AVDS1970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主要装备于M48A3、M48A5、M60系列坦克;德国在迈巴赫汽油机的基础上研制出MB838CaM-500机械增压预燃室式柴油机。这一段时间内,发动机的主要由汽油型发动机向柴油型发动进行转变,并汽油发动机慢慢地退出了坦克发动机的历史舞台。柴油发动机得到进一步发展,增压技术开始应用于发动机上,发动机的体积,结构、性能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七十年代后,坦克发动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从对发动机的增压技术和空气中冷技术入手,增加柴油发动机的功率,减少发动机的体积、安全性等方面进一步得到发展。如德国的豹II型坦克的MB873Ka-501型发动机;苏联的T-72装备的V-46型发动机。另一方面,则是新的发动机技术类型出现:燃气轮机型发动机,这是一种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其起初是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技术,在1978年,苏联装备于T-80坦克的GTD-1000T燃气轮机,后又在1986年研制出GTD-1100T和1990年装备于T-80U型坦克的GTD-1250TF、GTD-1450坦克燃气轮机;同时美国也在1978年莱卡明发动机公司以T-50直升机用燃气轮机为基础,研制成功了三轴带回热循环、电子模拟控制的AGT1500燃气轮机,装备于M1主战坦克,2003以后年新研制LV100及其改进型燃轮机装备于M1主战坦克的改进型。
坦克发动机的发展从汽油发动机到单一的自然吸气柴油发动机,再到增压发动机,燃气轮机并存的时代。在未来的新能源、电子技术、新的控制系统革新等方面的,坦克动力的发展也许还会有新的技术发展方向,超越当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32058458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