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英雄坦克,让我想起四十年前那血与火的战场……
前不久,听朋友说广州越秀公园有坦克,不知真假。作为一名从军25年的老坦克兵,我自然对坦克特别敏感,特别亲切。为了弄清 真假,我先是在百度里搜索了一下,还真发现了不少有关越秀公园有坦克的文字和视频。其中有则“原坦克团303英雄车在广州越秀公园军事展览区发现”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这难道就是我正在撰写的、苦苦追寻的那台英雄坦克车吗?我心中窃喜,当机决定第二天去看过究竟。
越秀公园历史悠久,闻名。公园很大,我是从西门进去的,开始问了几人,都不知道公园内有坦克。再仔细察看公园地图,也无标识,不知是坦克目标小还是需要保密。无奈,我只好顺着山路向山顶的镇海楼走去,那里的工作人员也许会知道。
好多年前,我就到过越秀公园,也特意带着孩子到镇海楼上看过里面的宝贝和广州的市貌,时间虽然过去了20多年,但上山的路依稀记得。刚到镇海楼前,正好有位公园工作人员路过,我连忙上前询问,这位小靓女态度和蔼,马上告诉我坦克在公园东门一侧的儿童乐园再往上点的金印乐园里。我连声道谢,转头就按指示牌指引的方向向金印乐园走去。
果然,在金印乐园深处的草丛中,停有一台坦克,还有一架军 用飞机和一门大炮,全是露天停放,因为缺少维护和管理,现在已是锈迹斑斑,面目全非,让人心痛不已。
坦克停在前面,四周没有任何围栏,虽然旁边有个“严禁攀爬”的牌子,可上面早已爬满了好奇贪玩的孩子和假装懂行的大人。有个父亲正在给孩子讲解坦克的故事,一听就在瞎编,望着孩子们专注的眼神,我也不好意思去纠正那位父亲的“胡说八道”。
在孩子们的欢闹中,我开始仔细端详这台坦克。首先发现在坦克尾部不远处,立有一块木制的坦克说明牌,由于时间太久,牌子的两根立柱都快腐烂坏了,但上面的字迹还清楚可见“T—52型坦克,这台坦克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立过战功”。
坦克旁的说明文
看着这块说明牌,再看看坦克,我明显感觉说明牌有重大错误,车型说错了。在我眼前的是台标准的国产63式水陆坦克,我就曾是这种坦克的驾驶员。因为T字开头的坦克都是原苏联的产品,比如在二战中出尽风头的T—34,又比如在美伊战 争中被美军狂虐的T—72,都是这种系列的坦克。虽然车型不对,但后面的文字却让我对台坦克有了庄严感和亲近感。
转了几圈,发现这台坦克已经很破损,虽然整体看上去还没散架,但草绿色的军漆早已斑驳,炮塔上的战斗编号已很难辨认;履带还在,但负重轮上的胶边已腐烂;坦克两边的翼置板早已不知去向,而车体两边的转向标志灯只剩一个还是坏的;高射机枪已经锈了,并列机枪和瞄准镜已经被部队卸掉;水陆坦克特有的防浪板只剩下二个小支点,驾驶窗已损坏,值钱的潜望镜也不知被谁卸走。
随后我又爬上坦克作进一步察看,原来这台坦克只是空壳而已,车里的发动机、变速箱及各种武 器装备早已被部队捐赠地方时卸掉。整台坦克看上去完好的只有那门威力巨大的85毫米坦克炮,炮口斜指天空,依然是那么威风那么神气,令人胆寒。在车上,我又仔细辨认了炮塔上的战斗编号,一共有3个数字,后面两个数字应该是“03”,前面那个数字好像是“3”,但不敢肯定。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仔细察看,初步判断这台坦克就是我原来服役的原坦克团的参战坦克,因为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共出动了4个坦克团,只有我们团装备的是水陆坦克。
至于这台坦克是不是被授予的“303英雄车”,现场确实不敢认定。为查证此车到底是不是“303英雄车”,我专门询问了原在军 区装甲兵部工作的老前辈,他回答如下:“这台坦克早是由装甲兵部捐给广州市东山区东山公园的。后因东山公园改造,转给越秀公园儿童乐园。在东山公园时炮塔上的编号是“303”。
后来,我又询问了几位知情人。他们说上世纪80年中期,进行百万大裁军,原坦克团和42军坦克团整编为42坦克旅,装备也统一改为62式轻型坦克,原 单独坦克团的水陆坦克全部封存。为了支援广州市的国防教育,捐赠了一台掏空内核的战斗编号为“303”的水陆坦克给市国防教育办,开始放在东山公园,以后不知去了哪里?
根据现地勘察和战友提供的佐证,我们可以基本判定:现在停放在越秀公园金印乐园的水陆坦克就是原坦克团的参战坦克,战斗编号“303”,战后被授予“英雄车”荣誉称号。
望着这台多灾多难又英勇无比的英雄战车,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四十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战场……
1979年2月17日凌晨,原本静寂的中越广西边境,突然被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声惊醒,一道道火光照亮天际,一队队坦克冲向越境,原来这是我忍无可忍的野战部队向不可一世的越南反华势力正式亮剑,对越自卫反击战从此打响。
在这滚滚向前的攻击部队中就有我的老部队——原坦克团的前辈们,英雄的303号坦克此时正奋勇冲向中越边境广西龙州水口大桥。
303车为坦克一营三连一排长车。四个乘员分别为排长胡琪忠、炮长潘国武、驾驶员邓进来、炮手马普明,他们在胡排长的率领下,在连的编成内,勇敢地冲出了国境,冲到了敌人防御阵地203高地。
203高地是敌人的前沿阵地,火力凶猛,尤其高地顶端的火炮,对我军威胁很大,步兵几次冲锋都被其轰退。胡琪忠排长得知这一战情后,立即命令驾驶员邓进来抢占有利地形,同时命令炮长潘武国瞄准山顶敌火炮,只用2发炮弹就让越炮哑口了。后来,炮手马普明又发现203高地山腰山洞藏有越军,正用机枪向步兵扫射,胡排长马上命令潘炮长调转炮头,3炮就将越军藏兵洞击垮,掩护步兵迅速发起冲锋,并很快占领了203高地。
攻占203高地后,部队乘胜向大弄公安屯发起进攻。这是一场恶战,更是一场血战,因为公安屯前有一片开阔地,里面长满了甘蔗和小树丛,更要命的是这些甘蔗林和小树丛里埋伏了不少手持火箭筒专门对付我坦克的越军特工队员。
果然,我303车向前没攻出多远,就遭到了越军特工的袭击,炮长马普明右大腿中弹负伤,鲜血染红了车窗门。可马普明一声不吭,顾不上包扎,以惊人的毅力继续装填炮弹,观察敌情,坚持战斗。
激战30分钟后,303车边打边进,边进边打,距大弄公安屯只有50米了。越军见303车越来越近,威胁越来越大,一时吓坏了,急忙调来多名特工火箭筒手,不顾伤亡,垂死挣扎,迅速向我303车包围过来。由于此时支援掩护坦克的步兵兄弟被敌火压制在坦克后面,而坦克又有射击死角,近距离发挥不了应有的威力,303车不幸被越军 火箭筒击中,炮长潘国武、炮手马普明当场壮烈牺 牲。排长胡琪忠右手、右臂、胸部和面部多处负伤,昏倒在车内。车内通话器被打坏,整个战斗室浓烟滚滚。
在这危急时刻,驾驶员邓进来不顾个人安危,迅速将冒烟的坦克开至隐蔽处,尔后迅速抢救排长和车辆。胡排长苏醒后,得知炮长炮手均为国捐躯、坦克还可开动时,一股复仇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起。他不顾身负重伤,一边命令驾驶员继续抢修坦克做好战斗准备,一边独自操纵火炮机枪向敌射击,硬是在坦克战斗室里坚持战斗1个多小时,消灭敌人3个火力点和一批有生力量。
连长李锡福得知303车战伤情况后,迅速派来了接替人员,但胡排长仍不肯下火线,一直坚持战斗到晚上10点左右,直到昏迷在车内被战友抬下为止。
后来,303车又投入了新的战斗,一直战斗到部队凯旋回撤。在3天的战斗中,英雄的303车共发射炮弹45发,机枪弹近4000发,消灭敌火力点17个,机枪4挺,火箭筒3具,火炮1门,另外还大量消灭了敌有生力量,为保卫祖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战后,303车和该车所有乘员均立战功,受到表彰。其中:
303车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授予“英雄车”荣誉称号(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全军只有2台坦克被授予“英雄车”的荣誉称号,一台是军 区单独坦克团的303车,另一台是42军坦克团的704车);胡琪忠荣立个人一等功并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其他先后在该车战斗过的同志李益裕、邓进来、梁林桂、吴汝仔、卢国勇、樊建业、潘国武、马普明均荣立三等战功,其中潘国武、马普明被追认为革 命烈士称号……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打出了军威,打出了的国威,在这场边境战 争中我们的参战老兵、参战坦克功不可没,是他们用巨大的奉献和牺 牲才换得了战 争的胜利,才确保了边境几十年的安宁。
伟大的“303英雄车”永垂青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3205845866@qq.com